…生活與工作…個人的生活雜記….

老車的春天 Prius 3 電動尾門套件安裝

一個好的汽車配件,往往能令人驚喜且充滿期待。在這個不斷變遷的時代,科技創新為我們的汽車生活帶來了許多便捷。就像是自動開關尾門這樣的功能,它早已不是高端車款的專利,而是逐漸成為許多新車型的標準配備。無需用力拉扯,僅需輕輕一按,尾門便安靜地打開或緩緩閉合,這份人性化的設計,總是能在不經意間提升我們對生活品質的體驗。

然而,對於一些經典車型來說,如同最初設計時未能預見的未來般,這樣的創新似乎總是遙不可及。3代Prius,作為一款曾在各地受到青睞的車型,雖然在市場上已停產有近十年,但它的車主們仍對於能夠升級與時俱進的配件抱有深厚的渴望。

在一段長時間的等待和對創新可能性的幾近絕望後,有一天,一線希望從香港車友的推薦中閃現。終於,有廠商決定破天荒地為這款停產多年的車型開發了電動尾門套件。可以想象,對於那些一直以來熱愛其車並渴望為愛車升級的車主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改裝配件,更是對過往美好回憶的致敬,以及對未來駕駛體驗提升的一種期待。

隨即購入並安裝這套自動尾門,不僅僅是實用性的提升,更象徵了對於經典與現代結合的不懈追求。這份改變意義重大,不僅僅是因為它為3代Prius車主們帶來了新氣象,更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可能——即使是停產許久的車型,仍有機會獲得新生,延續其生命中的光榮與活力。

這款產品是通過淘寶平台購買的,並且採用海運的方式運送到台灣,商品的總重為4.88公斤。

產品組成

這款電動尾門系統是由一台控制器主機、兩根電動支撐桿、一組尾門鎖、開孔用鑽頭以及相對應的五金配件組成的。

控制器主機是系統的核心,它可以通過遙控器、車內按鈕或者腳部感應(額外購買)來控制尾門的開關。

電動支撐桿是用來替換原有的氣壓桿,它可以提供穩定的升降力,並且可以根據不同的高度來自動記憶和停止。

尾門鎖是用來保證尾門在關閉時的安全性,原先的尾門所只具有開鎖功能,所以必須要更換為具有自動鎖定功能的尾門鎖。

開孔用鑽頭是用來在尾門內側左右各開出一個小孔以便連接線路,以及在尾門安裝關門按鈕時使用。

五金配件包括四顆平頭內六角螺絲、支撐桿下座、線束等,它們是用來固定和連接各個部件的。

安裝方法

  1. 拆除原有的氣壓桿和尾門鎖。
  2. 在尾門內側開出一個小孔,並通過該孔引出電動支撐桿的線路。
  3. 安裝控制器主機在尾門內側,並固定好線路。
  4. 安裝電動支撐桿在原有氣壓桿的位置,並連接好線路與做好防水塞的安裝。
  5. 調整尾門鎖在原有尾門鎖的位置,並連接好線路。
  6. 測試系統是否正常工作,並調整好尾門的高度和速度。
  7. 收拾好工具和多餘的材料。

安裝這款電動尾門系統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如一字起子、10mm套筒、4mm六角扳手、電鑽、一隻1米多的支撐桿(支撐氣壓桿拆除後的尾門)、銼刀或砂紙、斜口鉗與束帶。另外,廠商有提供的安裝說明資料,它可以透過控制盒上的QR Code進行查閱。安裝步驟大致如下:

清點設備

拆開包裝後,請先檢查零件是否完整無缺。

我收到的包裹中沒有附上圖中所示的黃色警示貼紙。因此,我打算近期購買一張貼紙,以便在使用時能夠遵守安全規範。

安裝電動桿

首先安裝電動桿的下端部件,須留意不可將左右兩側誤置。安裝後,輕輕拉動檢查,確認旋轉運作流暢,無任何卡阻現象,電動桿下座無法拉出即表示安裝正確。

在進行安裝作業前,為了確保安全,及避免在更換汽車尾門氣壓桿時產生不測,首先必須進行一個重要的準備步驟。具體來說,您需要找到一支穩固的撐竿,這可以是專門設計來支撐重物的工具,或者是任何可以適當承重的長桿材。選擇合適的工具後,您應該細心地將該撐竿放置於車尾門下方,在拆卸原有的氣壓桿之前先撐住尾門,這樣做可以預防尾門在支撐力消失後意外下砸,從而可能造成傷害或對車輛損害。

當然,如果您有助手或施工時有第二人在場,這個步驟可能就不是必須的。在這種情況下,第二位施工者可以在您拆卸氣壓桿時手持尾門,確保其不會突然下降造成危險。然而,即便有人幫忙,使用撐竿仍然是更為安全的選擇,因為它提供了一個穩定且可靠的支撐,降低了施工時的風險。

支撐完成並且不會有掉落的疑慮之後,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按照下圖,使用一字起子將原先氣壓桿的上下座卡銷拆開並分離。

下座使用10mm套筒拆下並將螺絲與下座收好,上座清潔乾淨即可。

安裝電動桿下座時,請先將下座周遭清潔乾淨,以防止灰塵或雜質影響螺絲固定的強度。然後,在螺絲上塗抹螺絲膠,以增加穩定性,並使用4mm六角扳手將下座固定。請注意,安裝扭力不超過7.5Nm,否則可能造成螺牙的損壞。

安裝上座時,請先確認角度是否正確對齊,否則可能會造成上座不穩或轉動不順的問題。正確的安裝方式是將上下座都完全卡入,然後檢查是否能夠在10~20度的範圍內順暢地轉動,並且不會因為外力而脫落。

鑽孔

由於說明資料中並沒有寫到需要挖孔的位置,所以我選擇的開孔位置是距離下座邊緣約50mm,上距離約50mm的地方。這個位置可以讓線路順利通過,而且不會影響到其他部件。使用電鑽和附贈的鑽頭來開孔,然後用銼刀將邊緣稍加打磨,去除多餘的金屬屑。接著使用紅色的車漆將邊緣塗上一層保護層,以防止空氣和水分接觸到金屬表面,造成鏽蝕或氧化。

在下方一樣要鑽一個孔,方便讓線通過。

在車漆乾燥之後,就可以將線路穿過開孔,並將防水塞壓入開孔中,使其與車殼完全貼合。這樣就可以確保開孔處不會有任何水分滲入,也不會有任何噪音或震動。

安裝尾門鎖

這是一個原來的尾門鎖,看它又髒又舊的,就讓我們換掉它吧(笑。首先,我們要把舊的尾門鎖拆下來,注意有四個位置的線束固定夾也要一起取下。然後,我們要把新的尾門鎖放到原來的位置,並用原來的螺絲固定好,扭力為7.5Nm,並記得要將門鎖訊號接頭街上(白色4孔)。最後要檢查一下尾門鎖是否正常運作,沒有問題就完成了。

走線與接線

有四條必須走線的部分,第一條是電源線,廠商建議直接從小電瓶取電,這樣可以確保電力穩定,也方便接線。第二條是尾門開關,廠商並沒有建議的位置,但在說明書中是安裝在門把內側。我覺得這樣不太方便,所以我選擇了在尾門內飾板的下方,這樣比較容易看到也比較好按。第三條是中控控制線,安裝在B柱,可以與第四條駕駛座開門按鈕一起引線。這樣可以實現用中控與駕駛座按鈕控制尾門的功能。

控制盒安裝

控制盒的安裝過程並不複雜,只要按照接頭的顏色,根據控制盒上的標示連接好就可以了。接頭本身具有防呆設計不會誤插造成損壞,這樣的設計方式也可以確保控制盒的正確安裝,避免出現任何錯誤。

初始化設定

安裝完成後,需要進行尾門的學習設置,以確保尾門能夠正常開關。請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1. 按下尾門加裝開關按鈕,並保持按壓,直到聽到「嘀」的一聲長響。
  2. 鬆開按鈕,然後再次按下,使尾門開始關閉。
  3. 等待尾門關到位,並聽到「嘀」的一聲短響。
  4. 檢查尾門是否能夠順暢開關,並符合您的要求。
  5. 廠商建議斷電後也必須重新設置一次。

控制器控制方式

  1. 原車遙控按三次鍵解鎖開關尾門。
  2. 前按鍵長按三秒開關尾門。
  3. 車外的尾門按鈕可以將尾門打開,若要關上則必須按加裝的尾門按鈕。

設定尾門高度

  1. 將尾門打開。
  2. 長按尾門按鈕直到聽到“嘀”的一聲長響。
  3. 按一下尾門按鈕,此時尾門將闔上,到達你想要的高度時,再按一次尾門按鈕。
  4. 如果高度偏低則可以直接往上推。
  5. 按下按鈕之後會聽到“嘀”的一聲長響,這表示尾門已經記錄了理想高度。
  6. 再次按一下尾門按鈕,讓尾門完全關閉。
  7. 等待尾門關到位,並聽到“嘀”的一聲短響,這表示尾門已經學習完成。

取消防夾設定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需要取消防夾設定,也不要問我是怎樣關掉防夾的,還好最後廠商有給解答。

  1. 將尾門打開。
  2. 長按尾門按鈕直到聽到“嘀”的長響四聲。
  3. 再按一次尾門按鈕關門。
  4. 尾門關好後再次打開就可以了。

舊零件處理

確認安裝沒問題之後,可以將舊的尾門鎖、螺絲、下座、氣壓桿與前按鈕盲塞清潔乾淨後收在紙箱中,以備將來所需。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新的尾門鎖出現故障或損壞,可以快速更換回舊的尾門鎖,避免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此外,舊的尾門鎖也可以作為零件供應,減少維修成本。因此,不要隨意丟棄舊的尾門鎖,而是妥善保管起來。

常見問題

  1. 若支架安裝不正確,可能導致無法正常關閉門扇;
  2. 未依規定更換螺絲的情況,有可能造成門扇關閉困難,並損壞桿件;
  3. 控制箱的接插件如未正確插入或鬆脫,可能出現開關門力道不足或防護架力度過大的情形;
  4. 若桿件的球頭和卡簧未安裝到位,可能在使用過程中導致桿件脫落(安裝後需檢查);
  5. 接插件如未插到位或脫落,將會導致功能失效;
  6. 電吸鎖架如未能對準中心,可能造成門扇無法關閉、門縫隙增大,或因拉力過緊導致開門時噪音加大;
  7. 新車在安裝後如長時間未啟動,電量可能不足,影響開關門功能正常運行,需重新啟動引擎;
  8. 組裝超過5公斤隔音棉的尾門可能會影響開關門的力度,需要調整控制器以增加力道。

使用感受

安裝好這款電動尾門系統後,我覺得非常滿意。它讓我的汽車尾門更加智能和方便,不管是手上拿著東西還是下雨天,我都可以輕鬆地開關尾門。而且,它還可以根據我的喜好來調整尾門的高度度,避免了尾門撞到天花板的問題。

後續發現問題

  1. 電動撐桿會磨到尾門,據車友告知廠商有將下座改了厚度,但是仍會有一點點磨到,等廠商後續更新改善進度。
  2. 尾門電動撐桿的頭會磨到車殼,可以拆掉防塵套,但是這個部分是不是會影響保固?
  3. 撐桿會漏油,我看狀況還好,等後續觀察。
  4. 車友提到尾門會變形,需時間觀察。